查看原文
其他

艺述推荐|这个“自然界”,一点也不自然?!

艺述英国 2022-10-29
如果说颜色、形态和材质,
勾勒的是艺术作品具体模样。

那么科技元素的加入,

带来的是更多有感知的表达,

让艺术作品真正地“活起来”。


即将开展的英国AI互动影像作品展“五季”,

带你体验艺术和新兴科技炫酷的碰撞。


那里到底有多酷?

是一个你意想不到的“自然界”!



英国AI互动影像作品展“五季”是2022海南岛春季国际艺术展中关于环境主题的展览,将于1月22日在海口会展工场开展。


展览中的作品出自于英国艺术家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之手,他的创作实践探索着社群的概念、技术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从人工智能的互动装置到传统的绘画,他通过不同的媒介阐释这一主题,探索了艺术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



艺术家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在研究展览主题的过程中发现“五季”并不是新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五季的说法,在四季之外还有夏秋之交的长夏。这样一来展览就将环境主题、新兴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的结合起来。


英国艺术家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


颜料会呼吸

用艺术倡导环境保护


AI绘画作品《五季》


它是一个由五幅画组成的系列绘画作品。作品的图像是由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共同创作,主要表现的是: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季节的不确定性。


五幅画作所用颜料能够清除空气污染物。这样一来,作品就如同一株真正的植物,会净化周围的环境。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作品

五季系列,二氧化钛、甲酸钙、色素、丙烯,画布205×190


在《五季》系列中,算法生成的图像风格让人想起中国的传统绘画。


AI绘画作品《林窗系列》


《林窗系列》是由版画、绘画与人工智能结合呈现的森林景象。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作品

林窗系列,2021

二氧化钛、甲酸钙、色素、丙烯,画布150×190


林窗主要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导致成熟阶段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因此也成就了森林呼吸的空间。一概念由英国生态学家A·S·Watt首先提出。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作品

林窗系列,2021

二氧化钛、甲酸钙、色素、丙烯,画布50×50


《林窗系列》的颜色排布由算法生成,使用了能够净化空气的颜料,是对如何用艺术解决环境问题的尝试。


屏幕有感知

用艺术呼吁生态关注


AI互动艺术作品《银瑚》


《银瑚》是一件人工智能生成的互动性艺术作品,探索了在机器的想象中,人类对自然的体验。在这件作品中,人工智能程序对珊瑚礁的形态和色彩进行分析,创造出不断变幻、经由人工想象的水下景观,并随着人们的接近而产生变化。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芦明⼀ 作品 《银瑚》

LED屏幕、计算机、定制软件、深度传感


如今,自然珊瑚礁正在面临着人类活动带来的巨大威胁,而这种由相互依存的元素所构成的复杂结构,事实上也和某些人工智能网络的运作方式有⼀定的相似之处。


《银瑚》直接回应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介入,同时也将机器本身想象为自然界的延伸而不希望受到人类的干扰。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芦明⼀作品《银瑚》

LED屏幕、计算机、定制软件、深度传感


AI互动装置作品《雨后》


这是一件只有当人们直接注视它时才会显现互动的装置作品。当有人注视屏幕时,一幅AI生成的热带雨林景观便会显现出来。当观众离开,画面随之消失。


作品探索我们与自然和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意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作品《雨后》

屏幕、计算机、摄像头、定制软件


AI互动艺术项目:《灯塔》


实验艺术项目《灯塔》,通过艺术装置为城市鸟撞玻璃的现象提供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凯林·布里克(Celyn Bricker)作品《灯塔》

玻璃、UV反射油 、UV灯、传感


根据研究显示,仅在美国,每年就可能有高达十亿只鸟类死于鸟撞。与人类不同,部分鸟类可以看到紫外线光。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将相应的紫外线反射材料应用在玻璃上,就可以有效防止撞击的发生。《灯塔》项目也应运而生。


艺术有限,

科技无限。

高科技加入,

让艺术有了生命力。

在未来,

艺术×高科技,

将继续创造更多的可能!


相关阅读

2021艺术无障碍平台 Access For Change年度回顾

艺述推荐|第四次「武汉中英设计教育连线」顺利开幕

精彩回放 | 重构未来文化遗产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